基層要聞
曹家灘礦業公司:“碳”路先鋒 深謀遠“綠”
近年來,曹家灘礦業公司積極落實集團公司“聚焦綠色發展大勢,打造低碳轉型升級新示范”指示精神,堅持按照“科技驅動、智慧賦能、綠色發展”建設思路,致力打造“智慧企業、本安礦井、生態礦區、和諧礦山”的世界級智慧綠色煤礦,從頂層設計、智慧守綠、環境治理、先行探索煤炭行業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路徑四個維度上,蹚出了一條獨具曹家灘特色的綠色能源發展之路。
頂層設計:天人合一,通盤謀劃
審天下之時,度微末之勢。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這成為曹家灘礦業公司升級綠色礦山的新遵循。
該公司以建成“兩季有花、四季常綠、小橋流水、亭臺樓閣、美陳廊道、林在礦中、礦在林中、人在景中”的花園式礦區持續牽引,堅持高站位謀劃,將綠色礦山建設與生態治理恢復相結合,精準分析地域特色產業,超前布局,致力打造高標準國家級生態修復產業創新示范園。目前,已編制完成了《陜煤曹家灘公司國家級生態產業示范園規劃》,并通過了榆林市主管部門的評審;堅持高起點設計,以打造“4A級工業旅游景區”為目標,堅持全域規劃、全域設計、全域開發,對礦區及周邊進行了整體規劃。目前已建成親子樂園、籃球場“一園三場四館”等一大批民生工程。結合原有地貌及功能布局,利用植物多樣性增加區域內綠量,形成“一軸,兩環,三區”的景觀結構,打造了古典式生態濕地園林,堅持高標準建設,持續推進智慧園區建設,建成了星級公寓、智慧餐廳、智能干洗店、智慧超市、智慧健康體檢中心,實現了生態環境優美宜人、資源開發利用高效、節能減排效果明顯、智能化數字化建設完善等綠色礦山建設目標,進入榆林市2021年第二批省綠色礦山創建庫礦山企業名單,進入省級綠色礦山創建庫。
黑炭綠采:智慧降碳,高效清潔
近年來,曹家灘礦業公司在特厚煤層綜放開采、煤礦智能化開采、智能快掘、智能運輸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實現了從跟蹤、模仿逐步升級到并跑、領跑,推動了煤炭行業安全高效清潔開采進程。
該公司智能采煤系統建設堅持“安全、穩定、可靠、智能”的設計方針,將自身領先全國的智能綜放控制技術與管理、生產活動相結合,充分發掘企業信息資源,將實時監測、遠程控制、決策支持、智能聯動等功能注入采煤系統?,F已實現從傳統的拉把手、按按鈕,到使用一部手機即可地面遠程控制井下所有設備的運行,采面工作人員從15人減少到5個人,一塊煤從距離地面350米的工作面運到地面,整個流程不過15分鐘,一個工作面平均日產量可達6.2萬噸。該公司不滿于此,在全煤行業率先進行了“10米超大采高綜采關鍵技術與成套裝備研究項目”探索,目前項目設計工作已全部完成,成套裝備進入生產階段,預計2023年10月將進行試生產。該項目是我國在高端煤機裝備制造及超大采高領域的又一大突破,開啟了特厚煤層超大采高新篇章,為陜煤集團建設全球技術先進、安全綠色、高效智能的現代化礦區典范提供了強力支撐。
該公司研發的全國首套智能快速掘錨成套裝備,相比傳統的綜掘機、連采機,掘進效率分別提高61%和48%,形成了“智能快掘工法”,被選錄首批煤炭行業標桿藍皮書,為行業制定標準作出典范。今年9月份,智能快掘4.0版成套裝備地面聯調再次取得成功,突破了新型鉆錨預緊一體化錨桿、一鍵打錨桿、高效噴涂等關鍵技術,將融合物料配送系統、智能控制系統、隨掘監測系統等輔助系統有機集合,形成了集理論、設計、材料、技術、裝備于一體的新一代智能快掘成套技術與裝備體系。9月份掘進一隊單月掘進進尺2185米、掘進二隊單月掘進進尺2037米,雙雙刷新此前所創的單月進尺2020米的歷史紀錄。據悉,該公司以全國領先的智能化快速掘技術為基礎,快掘5.0、6.0版已經處于研發和模擬試驗階段,將為礦井10米超大采高工作面的順槽掘進和解決超大斷面巷道分次截割難題提供裝備技術支持。
綠色擔當:心系家園,守土盡責
秉持綠色發展理念,曹家灘礦業公司在生態修復、矸石處理、礦井水處理等方面持續深耕,用實際行動破解“發展與綠色”矛盾,守土盡責保護環境。
生態修復方面,結合礦區地貌及塌陷區情況,編制了《曹家灘煤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土地復墾方案》,通過“生態修復+土地復墾利用”沉陷區治理模式,建成了西北地區首家大型沙地生態修復試驗基地,為以生態功能恢復為主的煤礦采空區植被重建提供技術支撐。矸石處理方面,積極開展煤矸石采空注漿充填項目,創新提出了“兩級破碎+一級球磨+地面泵送”技術工藝,真正實現了煤矸石源頭減量、過程控制和終端消化。今年1—10月累計產矸量為124.5萬噸,全部用于榆林市榆神工業區清水工業園廢棄采石礦山地質保護與恢復項目。礦井水處理方面,建成2座礦井水處理站和1座生活水處理站,建成了具備灌溉功能的調節水池,成功將礦井疏干水作為生態用水的第二水源,處理達標后多余疏干水全部進入榆陽區煤礦疏干水綜合利用管網,實現礦井疏干水零排放。無塵化方面,井下到地面實現全封閉帶式輸送、全封閉筒倉儲煤。通過設置智能噴灑抑塵防凍等裝置,全方位鎖住煤塵,實現了“采煤不見煤、原煤不落地、儲運全封閉”一條龍閉環式的煤炭綠色生產供應鏈條。今年6月建成投用了工業場地智能降塵設施,對洗選區、裝運區、運煤轉載點、物料堆場等重點區域及廠界四周揚塵等進行實時監測和精準治理。
該公司心懷國之大者,積極參與榆林市“塞上森林城”提質增效行動,種植喬木、灌木、花灌木(丁香、玫瑰、榆葉梅等)等,持續擴大礦區綠化覆蓋面積,2021年以來,新增綠化面積50000㎡,礦區綠化總面積達160000㎡,綠化覆蓋率達到100%,有效減少了地面揚塵污染及場地水土流失,全面改善了職工生活環境;累計認領綠化任務9.1萬畝,出資1.2億元,為榆林市建設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范區作出了貢獻。2022年11月2日,該公司榮獲陜西省綠化模范單位稱號。
聚勢謀遠:先行探索,大家手筆
曹家灘礦業公司先行探索煤炭行業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路徑,發布了《國家級生態修復產業創新示范園建設規劃(2021-2035年)》,明確了礦區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用地布局再優化、土地節約集約水平有提高、生態環境有改善、產業發展再融合、礦區農民收入有增加等一系列目標。堅持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發展,該公司聯合長安大學、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陜西生態產業有限公司、內蒙古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陜煤生態小鎮為中心,結合農光互補示范園及生態旅游開發,以中草藥、海紅果等經濟作物種植為支撐,構建“一園七產一平臺一中心”的全域空間格局,著力打造產業聚集、資源循環、環境友好型礦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目前,示范園已完成前期踏勘、調研,建設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該公司將持續厚植生態底色,夯實綠色根基,智慧出綠、擔當守綠、深謀遠“綠”,落實“雙碳”工作,在毛烏素沙漠上,書寫國企的使命與擔當。(夏占利 劉智 李治艷)